第三次党代会以来,附属医院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传承创新、仁德尚道,踔厉奋发、勇攀高峰,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跑出了新时代的“加速度”。
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坚持将支部建在病区,举办主题教育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夯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成效;主题教育期间,全院积极开展“四送四进四提升”等系列主题活动,推动了医院高质量发展,切实解决了广大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等实际问题。
二、改革为先,加快医院转型升级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医院作为医改先行者,运行机制、服务模式改革不断深入,智慧医院建设走在前列;平度院区顺利建成运营,标志着医院“五位一体”的办院格局正式形成;崂山院区医疗综合楼竣工启用,西海岸院区二期(西海岸新区肿瘤医院)加快建设、未来可期,学科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医院提出“探索6项改革创新、实施8个攻坚行动、推进11项建设工程、搭建2个综合平台”的“68112发展计划”,加快促进医院转型升级,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向医疗—教学—科研协同发展的学院型医院的转变,努力实现科学研究向临床研究、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并进的研究型医院的转变,努力实现以特色专病—顶尖技术—融合学科发展为主体的创新型医院的转变,努力实现大数据基础的高效精准化管理的智慧型医院的转变,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海南分院(陵水县人民医院)精准帮扶、转型发展,以我院为核心的医疗集团横跨五省十四市、涵盖29家医疗机构,医院牵头成立首个实体化运行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一院多区”的青医特色发展模式扎实推进。
三、医疗技术为先,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六年来,医院开放床位由4814张增至5918张;年门急诊量由527.34万人次增至642.4万人次,增长21.8%;出院人次由21.0万人次增至31.4万人次,增长49.5%;手术人次由10.45万人次增至16.7万人次,增长59.8%,医院在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最佳成绩为第12位。
医院建立了“以质量管理‘零缺陷’为目标、消除低级医疗差错为主导”的安全体系;成立远程会诊中心、44个多学科诊疗组,MDT进一步加强;ERAS(快速康复)病种/术式顺利推进,四级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及CMI值等指标全省领先。医院勇于探索前沿技术,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机器人辅助双肺移植手术、世界首例5G+国产原研手术机器人超远程手术、全国首例劈离式肝移植联合多米诺肝移植、全国首例Skywalker机器人Evolution全膝关节置换术、全国首例超声融合成像导航定位下骶神经刺激电极植入术、全省首例CAR-T细胞产品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率先在欧洲举办外科化脊柱内镜技术国际培训班,全流程智能输血管理系统为全国首创,顺利开机运行全省首台第四代TOMO治疗机、全省公立医院首台PET-MR,成功获批山东省首批“互联网医院”,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临床大数据中心相继启用,高水平、前沿性医疗技术不断开展。
医院为山东省首家拥有肝、肾、心、肺、胰腺、小肠6种移植资质的医疗机构,2023年完成高难度心脏移植12例、肺移植10例、肝移植203例、肾移植267例、胰腺移植7例,器官移植数量及质量连续九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四、写好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大文章,高点定位构筑学术高地
医院积极探索科研机制改革,近六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20余项,涵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基金重点项目等高层次课题,科研经费连续突破亿元大关;首位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一系列科研奖项,《5G远程泌尿外科手术》专著入选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医院不断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持续推进医工结合创新合作模式,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2023年在腹腔镜远程手术机器人研发、新型数字化脊柱内镜手术装备研发、骨关节损伤微创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等医工结合转化成果方面表现突出,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抗癌协会二等奖各1项。医院多次主办国际医学论坛,与德、美、日、韩医学机构紧密合作,开拓了高层次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广阔空间。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不断加强,目前,眼科、骨科、胸外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4个、省级专科区域医疗中心3个、省级精品特色亚专科5个,学科影响力、竞争力全面提升。
五、立德树人立品牌,教育培训质量迈上新台阶
医院目前承担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规培学员的教育培养任务,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26个,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专业、口腔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2022年山东省住培基地综合评估结果位居第一梯队。六年里,医院口腔医学获批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高质量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认证,全科医学科获批国家住培重点专业基地,临床医学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成为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科。
医院牢固树立学校意识和学部意识,稳步推进临床医学(5+3一体化)“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建设、临床医学“2.5+2.5”培养模式改革,成立“教学名师工作坊”,探索启动“驾照式”导师评价体系,创新开设“博学大讲堂”,相继举办“中英文授课大赛”“全院教学查房培训会”“青年教师全院大试讲”“教学查房工作坊”等活动,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教育培训质量。
六、引育并重,开创人才兴院新局面
六年来,医院坚定不移执行党管人才政策,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推进,领军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开展高层次人才“筑巢引凤”行动,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英泽为青大附院骨科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丁为首席医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为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滕皋军为介入医学中心名誉科室主任、国家肺移植质控中心陈静瑜教授为首席医学专家、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李豫峰教授为生殖医院院长。
医院实施“三个一批”培育工程,立足自主“造血”,强化人才“链式”培养,构建以领军人才培育为主体、以紧缺人才扩容和现有人才提质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人才发展框架;同时面向院士培育人选,实施“筑峰计划”,一人一策,组建专班全方位做好支持与服务工作;升级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以“青年人才计划”“学科骨干人才计划”为启动及加速阶段,以“学科带头人计划”“高端领军人才计划”为强化及冲刺阶段,实施“外出访学+院内培养”的院内外联合培养模式,加大经费资助与政策保障力度,有计划、有重点地选培一批医学领军人才。2023年,医院新入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人,青年专家11人,省海外科技人才3人,国之名医1人。
七、持续改善医疗服务,便民利民谱新篇
近年来,医院始终聚焦医疗服务提质升级,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深入推进互联网医院诊疗工作,设立“青大附院—医渡云医学数据联合研究中心”,获批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典型案例,荣获全国“人文建设品牌医院”称号。
医院构建全流程、全周期智慧就医服务体系,实现“一站式、智能式”服务理念的创新升级。顺利通过智慧服务三级评审,完成七级电子病历对标建设,推进实施自助入院、床旁结算、多模式缴费、检验检查“一键到检”、知名专家团队预约、智慧营养膳食、5G智慧后勤服务等工作,自助入院率达65%,床旁结算率超过83%,相关举措方便了群众就医,赢得了群众广泛赞誉,树立了卫生行业的服务标杆,被人民日报、健康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健康教育典型案例荣获国家级健康促进医院优秀案例。
八、薪火相传,不断推动医院文化建设守正出新
2018年,医院圆满完成上合峰会保障任务;2020年,收治山东省新冠肺炎首例患者,派出全省首位援鄂医生,三批次143名医护人员整建制驰援武汉,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一代代青医人薪火相传,将传承创新、仁德尚道的医学人文精神发扬光大,医院也以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人文特色,成为全国前列的医疗中心和医学高地。
2023年,医院以建院125周年为契机,弘扬医者仁心,笃行大医精诚,推进医院文化建设。《青大附院赋》、舞台剧《印象青医》、“青医光影”纪念光轴再现医院百廿峥嵘岁月,聚焦传承创新,赋予医院新文化厚度。推出《大医德馨》《青医记忆》系列,以老一辈、身边人为榜样,聚焦初心使命,赋予医院新文化高度。儿科医生怀抱重症婴儿进入放射检查舱、急诊护士纵身跃上担架车争分夺秒心脏按压、热心帮助走失老人寻找家人等一系列感人事迹广泛报道、社会反响强烈,聚焦以人为本,赋予医院新文化温度,全体医护员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使命感、幸福感,鼓足勇毅前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青大附院精神注入创新驱动、勇于突破的新时代内涵!
站在新的起点上,附属医院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扎实推进“68112发展计划”,加快建设学院型、研究型、创新型智慧医院,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品质、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以高质量发展书写“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