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追求一流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要明确方向、突出重点。要培养一流人才方阵,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构建一流大学体系,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勇于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坚持开放合作,主动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共同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教务处处长戴更新表示,进入“十四五”,我们国家和我们学校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务处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四个方面入手,打造青岛大学新时代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更新人才培养定位,重塑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制度;三是全面落实“四个回归”,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四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深化“四个融合”为路径,积极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人力资源处处长陈韶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总书记的话语鞭策我们,要为教师提供更加有利于开拓创新、有利于教书育人、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条件和环境。“十四五”时期是我校开启事业发展新征程的关键阶段,人力资源处将以更好地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己任,以学科建设与人才引培融合发展为导向,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不断激活教师队伍创新潜力,激活存量,做强增量,建立健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完善用人制度、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积极探索人才人事工作的“青大模式”,助力学校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
学生工作处处长解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对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提出殷切期望。在我校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时期,学生工作处要主动响应国家之需,发展之要,围绕培养一流人才的总目标,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一二三四五”协同育人综合改革,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教师思政、课程思政、专业思政、队伍思政、文化思政、学生思政“六位一体”的大思政格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研究生院院长丛海林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高校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研究生院将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人民群众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等最前沿”,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坚持五育并举,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导师队伍建设,优化学科课程设置,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加快培养国家紧缺高层次人才,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巡察办主任张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同时还指出,“我们建设的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高校的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明确了高校办学的政治方向和目标任务。学校巡察工作肩负重要使命,要对党委领导下的各级党组织进行政治把关,从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等各个方面,把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监督检察学校重要部署、重要工作的落实,为我校教育事业在政治正确的道路上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团委书记马林刚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倍感振奋,深受感动。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我们必须心存“国之大者”,主动承担起引领青年的神圣职责。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融入学校“一二三四五”育人格局,构建“大思政”新境界;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施大学生巡讲团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研究会计划,完善“青马工程”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政治引领的水平;高水平开展劳动教育、美育教育、竞赛教育、社会实践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强化实践育人效果;举办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和“青年科技文化节”,引领青年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成长成才,在助力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作出青春贡献。
外语学院党委书记王传永表示,作为学院的党委书记,最深的感受就是“认清责任、勇于担当”。外语学院作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要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从两个全局的战略需求出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为国家培养更多“博学外国语、笃行中国心”的高层次创新性外语人才。
电子信息学院党委书记苗洪丽表示,中国高等教育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命运休戚与共,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极不平凡历程。随着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所指出的,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电子信息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着力强化学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推动科研创新,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张新柏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一流大学建设、青年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殷切期望,指明了努力方向。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积极投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广大青年学生要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广大教师要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潜心教学科研,做大学问、为大先生。
校学生会轮值主席、法学院2018级学生胡明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和深深期望,让我备受鼓舞,同时也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要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要涵养家国情怀,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锤炼品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成大才、担大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